构建“三重医疗保障”创新四大机制,做实“公卫”打好致贫“预防针”

——我市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成效初显

来源:桂林日报作者:周文俊 周金录时间:2017-06-28 10:47:01 浏览次数: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难点痛点,也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2016年,全市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贫困人口2.68万户、3.79万人,分别占全市贫困人口户数和人数的33.37%和13.33%。他们的健康和脱贫,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计生部门工作案头上的重中之重。

“经过全年的努力,全年共有3874个建档立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实现脱贫,减贫率达14.47%。”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健康扶贫现场推进会上,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芳说。

健康扶贫,多方位为贫困群众筑起了健康保障网。

构建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

家住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平岭村的贫困户小吴,2013年11月被确诊慢性肾衰竭后,一直在龙胜县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巨额的治疗费让原本贫困的家庭“穷上加穷”。

转机出现在2015年。当年我市实施城乡居民大病报销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参合人员享受二次报销优惠。特别是2017年1月起,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更从7000元直降至4000元,小吴今年报销的大病保险在花费2.5万元报销1.7万元的基础上,按照起付线降低政策,可再多报1889.99元。

“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负担也轻松了不少。”小吴说。

“为进一步减轻贫困参合人员医疗负担,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人员大病保险补偿政策更加惠民,补偿起付线从7000元降低至4000元,各分段补偿比例分别提高10%。”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同时,我市对贫困人口中的9种大病患者实施分类救治,一次性能治愈的集中力量进行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的3种大病,由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和健康管理。目前,我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已实现全覆盖。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参合人员普通住院费用,从2016年8月1日起,我市在原有补偿比例基础上再提高5%,即目前乡镇卫生院补偿比例达90%、县级和市二级医疗机构达75%、市三级医疗机构为60%、自治区级医疗机构为55%。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针对贫困人口个人缴费,各级财政直接补助60%,即每人每年补助90元,真正从源头上减轻贫困群众负担。

据统计,2016年,我市及各县安排医疗救助资金8704万元,支出9606万元,资助对象13.41万人次,大大减轻了贫困群众负担。

做实“公卫”服务 打好致贫“预防针”

健康扶贫,重在防控。

“我们通过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打好群众致贫‘预防针’,做到控制致贫增量,减少致贫存量,让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路上,越走越稳。”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说。2016年,我市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到83.51%;2017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由45元提高到50元。

疾病防控,源头是关键。为此,我市在婴儿生育之前便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和出生缺陷干预。2016年,我市全面筑牢婚前孕前检查和早期保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儿童保健等出生缺陷防治“三道防线”,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降至9.47‰,全年共减少重型地贫患儿出生51人,阻断艾滋病、乙肝、梅毒等母婴传播7175例,有效防止了因缺陷儿出生导致家庭贫困。

同时,2016年全市为贫困人口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150万剂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实现免费接种11种疫苗预防12种疾病。

针对当前数量较多的慢性病患者,我市积极加强全程管理。全市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1.14万人,规范化管理率为90.78%;全市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患者1783人,管理率为88.16%,均超过自治区70%以上绩效考核标准。

此外,从2016年9月起,我市推行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新农合大病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当年底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各定点医疗机构已全部实现,不仅简化环节,更大大减轻群众“垫付”负担。

创新四大机制 解决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7年,对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江村的计生协会会员潘龙茂来说,他多了一项任务:每月至少两次和贫困群众见面,帮助协调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健康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潘龙茂是我市创新建立村级“五级四员”互帮互助联动机制中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在这个机制中,村“两委”书记和主任是健康扶贫总责管理员,村计生专干是宣传联系员,乡村医生是医疗服务员,村计生协会会员则是生产生活帮扶员,他们走村入户,为贫困群众健康和生产、生活提供贴心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我市已建立健康扶贫工作‘四大’创新机制。”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说,除“五级四员”机制外,我市还建立“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公益金机制、健康扶贫工作测评激励机制,特别是建立“康福”商业补充保险抗风险能力机制,并率先在龙胜试点。根据试点,政府联合保险公司为全县建档立卡所有贫困人口每人每年缴纳30元保险金(其中政府出资25元、保险公司5元),对被保险人意外身故、伤残补偿13000元,意外住院医疗补偿2000元,疾病住院医疗补偿1000元。可以说,真正为群众不因病返贫筑起了坚固的“保障网”。

推进“四个一批” 为贫困群众健康撑起晴空

“下半年,市卫生计生部门将继续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四个一批’,努力为贫困群众健康撑起晴空。”王芳说。首先是集中救治一批,目前全市已陆续开展国家确定的9种大病,以及实施“光明行动”、“健康快车”、桂林爱尔眼科医院“善行桂林?爱心复明”惠民工程等健康扶贫工程,对符合治疗条件的存量内全部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开展治疗并给予救治补助。特别是今年10月至12月,“健康快车”将第三次驶入桂林,届时将为我市10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

与此同时,抓好源头预防一批。坚持预防为主,做好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消除传染病、地方病危害;特别是将精准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贫困地区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妇幼健康服务项目,防止地中海贫血儿,母婴传播艾滋病、乙型肝炎、性病患儿出生。

“今年农村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要达到100%。”王芳介绍说,通过实施签约服务管理一批,确保每个农村贫困家庭能享受到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医生团队提供的免费基本服务包,包括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优先预约就诊、转诊绿色通道、重点疾病预防管理、重点人员健康管理、健康素养教育等十项签约服务。

针对医疗费用负担重、患有重病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贫困户,我市将通过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专项补助等政策相衔接的“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实行兜底保障,让所有贫困群众病有所医、医有保障。

 

?